我國蛋雞育種情況概述蛋雞養殖和雞蛋生產一直是中國引以為豪的事情,2 8年來我國蛋雞養殖量和雞蛋產量穩居世界第一。
1、蛋雞的育種狀況卻不容樂觀。由于蛋雞育種的發展比國外滯后,再加上蛋雞繁育體系的特殊性,中國的蛋雞育種長期受到幾個世界育種集團公司的制約與沖擊,再加上育種公司在資金、技術和人才上投入相對缺乏,更使得蛋雞育種舉步維艱。3 0多年來,我國培育了一些蛋雞品種,如北京白雞、北京紅雞、京白93 9、農大3號、新楊褐、京紅1號、京粉1號、新楊白、新楊綠殼等。
很多品種在生產性能上與美國海蘭和德國羅曼雞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很多現在只是處于保種階段,有的品種繁育推廣的數量還較小。
部分品種的生產性能已經達到或接近國外同類品種水平,為進一步選育奠定了良好基礎。
其中有一些具有顯著特色的品種,如農大3號節糧蛋雞、新楊綠殼蛋雞。
蛋雞市場的國內品種市場占有率很低,主要依靠從國外引種,但“只引不育”的現象非常普遍。
目前國外品種蛋雞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7 5%以上。
我國的蛋雞育種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蛋雞育種公司規模小,育種技術、人才、資金投入相對不足,育種及配套基礎研發能力較弱,育種目標不夠長遠;地方特色蛋雞缺乏系統選育,生產性能低且不穩定,部分雞種蛋用性能逐步退化;疫病凈化技術力量與投入不足,種源疫病凈化工作魚待提高;部分蛋雞育種企業場內生產性能測定條件與技術難以滿足現代蛋雞育種的需要。
2我國蛋雞育種方針
為了保證蛋雞種源安全提升我國蛋雞種業科技創新水平,強化企業育種主體地位,提高蛋雞育種能力,健全蛋雞良種繁育體系,逐步提高我國蛋雞生產水平,
2012年農業部制定了《全國蛋雞遺傳改良計劃(2012一2020)》,計劃規定的總體目標為,到2020年培育8一1 0個具有重大應用前景的蛋雞新品種,國產品種商品代市場占有率超過50%,提升蛋雞種業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形成現代蛋雞種業新格局。一些育種專家提出我國蛋雞育種的方針應該是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蛋雞新品種它們具有生態型地方良種蛋雞的特征、特性、特色體質外貌美觀,結構勻稱;雞蛋、雞肉的風味、口感、營養上乘;成年體重在1sk g左右;
產蛋性能好(年產蛋2 65~2 85個),繁殖率高;抗逆性和適應性強;蛋殼顏色(1 2級比色板)為4一8級;蛋黃相對較大,色澤鮮黃紅,濃蛋白高。
這類蛋雞稱為生態型優質蛋雞,其中酷似生態型地方良種蛋雞為精品、極品蛋雞,如農大3號粉,北京宮廷鳳凰雞等,它們都含dw基因13]。
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育種企業積極引進人才、應用新技術、投入資金到育種工作中去。
此外,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也是推動企業進行蛋雞遺傳選育和換代升級的動力之一。
3現有蛋雞良種的遺傳性能
目前國內的一些蛋雞品種的生產性能已經接近國際水平,以具有顯著特色的農大3號蛋雞為例:成年雞體重1 6 00 9左右,身高比普通蛋雞矮10cm左右,可提高3%的飼養密度。
產蛋雞高峰期日采食量8 0一9 0 9/只雞,比普通蛋雞節省10一1 2公斤飼料。腺胃乳頭比普通蛋雞多3 6%左右,可提高飼料利用率2 5%。其商品代產蛋率最高可達9 8%,9 3%產蛋率可達3一5個月。
72周可產蛋30 6枚左右,全期平均蛋重5 9。肉質鮮美,風味佳,與土雞極其相似。
適應性和抗病力強。還具有普通蛋雞不可替代的優勢,即料蛋比低,普通蛋雞產蛋期料蛋比為2.3一.2 5:1,農大3號產蛋期料蛋比僅為1.89一.2:0 1。這些優良的遺傳性能為大面積的養殖推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適合規?;笮宛B殖企業飼養,大大降低了養殖成本,收益顯著。
同時也適合一萬只以下的農戶養殖,與普通蛋雞相比,可為農戶增收,通過養殖蛋雞致富。
4蛋雞未來育種趨勢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雞蛋生產和消費國,20 1全國產蛋雞存欄達到1 4億只,雞蛋產量23 00萬噸左右。不但國內市場對雞蛋的消費量越來越大,還有很大一部分經過加工后用于出口。
對于本來人均糧食占有量就少的國情來說,蛋雞的大量養殖無疑會給國家糧食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
面對人畜爭糧的現狀,培育節糧、飼料轉化效率高的蛋雞品種為大勢所趨。
此外,隨著飼料及原料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增加,養殖工人和技術方面的人才緊缺,蛋雞飼養成本逐年增加,加之行情和疫情的影響,蛋雞養殖業處于微利或者虧損的邊緣。
為了蛋雞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培育節糧蛋雞仍是蛋雞未來育種的趨勢。由于現有品種的蛋雞生產性能己接近極限,可以提高的空間已經不是很大,在這種情況下提高蛋雞的產能即產蛋效率顯得尤為重要。
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節糧或者說降低料蛋比將是育種的關鍵和主旋律。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安全無公害、綠色、有機雞蛋成了消費時尚。
雞蛋的衛生與安全很大程度上與蛋雞健康養殖是分不開的。但目前中國“小規模、大群體”的飼養方式導致疫病難以防控,免疫不當、濫用抗病毒藥物、抗生素、使用違禁藥物和不注意休藥期等現象屢見不鮮,這些都給食品安全造成了一定的隱患。
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除了在養殖上加強生物安全防治和疫病控制外,還可以從抗病育種出發,如進行抗禽流感、新城疫和白血病等免疫抑制性疾病的育種,在傳統育種手段上加入分子抗病育種手段,全方位保證蛋雞養殖的健康發展。
同時,品牌雞蛋成了質量的保證,在蛋品市場中一路走俏。
據調查,目前商超的品牌雞蛋很大一部分是農大3號雞蛋,由于口感好、營養高、蛋黃大、膽固醇低,符合中高端消費群體需求,同時其蛋形、蛋重和顏色獨具特色,不易仿冒,適合品牌營銷。
同時農大3號性格溫順,不易騰飛,適合林地、果園散養或放養,成為土雞蛋和草雞蛋品牌者的青睞對象。品牌雞蛋要求蛋品顏色一致、大小均一、蛋殼質量好(不宜過薄),雞蛋的口感好等,因此在育種上,對蛋品質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要選育不但產蛋個數多而且蛋品好的品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蛋品及雞肉消費的需求越來越高,消費習慣也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
據不完全的市場調查顯示,蛋重偏小的粉殼蛋和白殼蛋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傳統的大紅殼蛋需求在南方市場有逐年下滑的趨勢。
其中,前者蛋黃比例大、蛋清粘稠,口感細膩潤滑;雞肉風味佳,個體大小適宜,對于三口之家的家庭來說乃是最佳的選擇。
土雞蛋慢慢成了消費者的“新寵”,在這種市場差異化需求下,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或養殖企業開始發展地面散養和林地放養蛋雞,如何在平養或散養的環境下提高蛋雞產蛋率和產蛋數,將是育種工作面臨的新挑戰。